手术机器人是临床治疗的有效辅助工具,是手术台上的“辅助驾驶系统”,能辅助医生开展精准、复杂的手术操作。目前市面上较为成熟的手术机器人类型是腔镜和骨科两大应用领域,占据了约八成的市场份额。
医院在采购骨科手术机器人时,不得不考虑的就是采购成本和运营效益的问题,所以今天就来算一下医院引进一台骨科手术机器人需要多长时间回本。
首先是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购置成本。
虽然进口品牌达到1500-2000万的天价,但我们可以选择更具性价比的国产品牌。
2024年,国内手术机器人销量共计391台,总销售额达31.1亿元,其中骨科手术机器人总销量为83台,销售额6.4亿。(数据来源于第三方统计的2024年公开招标数据,不包含私立医院、军队医院等未公开招标数据)。
因此可算出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平均价格是771万元一台。
其次是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收费标准,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标准,因此下面选取了三个省份的收费信息来作为参考,实际费用在1.5万到3万之间。
北京市
北京市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纳入甲类医保支付目录,收费分为两部分:医疗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使用费用固定为8000元,可全部使用医保支付;另一部分是配套耗材费用,可部分报销。
陕西
根据陕西省医疗保障局《陕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21版)》(陕医保发〔2021〕72号)文件的规定,“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项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某医院给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术式的定价是38000元。
湖南
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统一作为手术价格项目的“加收项”进行收费。按照手术项目的基准价格进行一定比例加收,最高可加收300%。其中完成手术部分核心操作步骤的,加收80%;
按照一台骨科手术收费两万的价格来算,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需要加收16000元(包括耗材)。
再估算一下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使用频率与手术量。
理想使用率:按每天2台手术计算,年手术量约730台,设备利用率可达50%以上。
实际使用情况:三甲医院年手术量通常在200-400台,基层医院更低,导致回本周期延长。
最后来计算医院引进一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回本时间,以国产设备“普爱医疗PL300B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例:
设备成本:约800万元(国产设备中等价位)
每台手术净收益:
- 手术收费:8000元(北京标准)或按比例加收
- 耗材成本:7000元(预估)
- 净收益:约1.5万元/台
- 年收益:按年手术量200台计算,年净收益约300万元
- 回本时间:800万元÷300万元/年 ≈ 2.7年
采购建议:医院在决策引进骨科手术机器人时,应综合考虑设备性能、价格、政策环境及自身定位,选择最适合的机器人系统,通过合理规划手术量和收费标准,实现2-3年的合理回本周期,从而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确保投资效益最大化。
参考资料:
《湖南省医保局关于规范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使用和收费的通知》
《关于规范调整物理治疗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