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重点聚焦医学影像、重症急救等关键设备的替换升级。由此本次超长期国债补贴明确了“支持民企”,因此不少民营医院都关注“民营医院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补贴比例”的问题。

相关信息在网上并不明确,根据普爱医疗的了解,尽管本年度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民营企业,但是具体到医疗领域,仅支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支持一般民营医院申请补贴。以下为具体政策解读:

1.支持对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补贴资金专项面向公立医疗机构(如公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

2.支持领域:高端医疗设备更新

重点支持医学影像设备(如CT、MRI、DR等)、重症急救设备(如ECMO、呼吸机、监护仪)、手术室设备(如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器械)等,推动诊疗能力提升。

3.投资门槛: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申报项目须为改造项目,不支持新建项目。项目总投资需达到2000万元(含)以上,且资金拼盘需完整闭合(含中央资金、地方财政、自筹资金等)。

4.补贴比例:不超过总投资的60%

中央财政按项目核定的总投资额,提供最高60%的补贴,剩余资金由地方财政或机构自筹解决。补贴资金用于设备购置、安装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2000亿元专项用于设备更新,较上年增加500亿元,其中医疗领域是重点支持方向之一。资金主要投向县域医共体、省市医院及国家医学中心,支持CT、MR、ECMO、DR等设备的更新改造,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